快捷搜索:  

秦末制反的陈胜吴广均为都尉

"秦末制反的陈胜吴广均为都尉,这篇新闻报道详尽,内容丰富,非常值得一读。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,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。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,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。 "

秦始皇驾崩第二年,秦二世把17个兄弟(包括之前的扶苏)全部诛杀,12个公子戮(陈尸示众)死于咸阳;公子将闾等三兄弟想见秦二世,却被逼自杀;公子高自知跑不了,便求秦二世把他葬在秦始皇陵旁。就连十个姐妹也磔(分裂肢体)死于杜县,始皇子女只剩秦二世一人。其他大臣死者更是不计其数,一时咸阳附近十室九空,没死的也逃了。

为了补充军队缺员,秦二世从北方征调五万精锐南下关中。北方万里长城,30万大军如果站成一排,平均14米左右站一个人。长城的防御主要是驻守关隘、要塞,三十万人都捉襟见肘,抽调五万之后,要从各郡县征调正卒。

秦朝兵役,男子22岁冠礼,从23岁起成为更卒,每年在当地服兵役三天,相当于现在的民兵集训。如果不想参加军训,出300钱请人代替。因此产生了一种职业,专门替人服更卒兵役的人。秦汉时期各种游侠高人多,有些人忽然就冒出来成了统兵作战的将军,这和他们(They)常年保持服役状态有关。男子30岁之前,必须服正卒兵役。正卒第一年在郡县本地服役,第二年到京师可能边郡服役。当然如果交足够的罚金,可以免除兵役,只是代价相当大。

秦汉时期,什长及其以上才算军官,才有俸禄,伍长及士兵是没有俸禄的。正卒一般都不是军官,第一年表现极其优异,可能成为屯长(军职十四品,统兵50人)可能什长(军职十五品,统兵10人),也就有了俸禄。第二年立下战功,还可以继续升迁。

对大多数正卒来说,两年退役时,大概率仍然是伍长和士兵。这时正卒可以选择继续服役,这就是常备军,要56岁才能退役。也有不少人选择留下,可能家乡没有亲人,可能鸡鸣狗盗之徒无颜回去,可能想要建功立业,等等。

渔阳郡在燕山上,常年遭东胡乌桓部落侵扰,因关中抽调减员之后,乌桓的活动更加频繁。按计划渔阳郡要从各地征调2000正卒入伍,渔阳太守派了两名都尉(军职四品),前去中原接应这2000正卒。这2000人并非来自同一地方,而是分布在各郡县。比如陈胜来自南阳郡阳城县(今河南方城),吴广来自陈郡阳夏县(今河南太康)。

两名都尉一个从南阳郡出发,一个从陈郡出发,在泗水郡会合。

公元前209年七月,队伍走到泗水郡蕲县大泽乡(今安徽宿州市东南),募兵人数达到900,在去往渔阳的途中还会有1100正卒加入。

正卒与服劳役修陵墓的囚徒有本质区别,地方正卒是正在服第一年兵役的军人,由于北军调走五万,这批军人就提前去边郡服役。服劳役多是永久性的,和做奴隶区别也不大,辛苦程度和死亡概率比正卒大得多,而正卒在边郡服一年兵役就可以回家。

其实在公元前210年十月,也就是9个月前,刘邦就落草为寇,但不敢起兵。当时刘邦押送数百囚徒前往骊山服役,刚走到临近的丰县就跑了不少人。刘邦没有起兵,而是解散队伍,带了十几个死忠,在芒、砀山间落草为寇。刘邦不起兵,和他手上囚徒的素质有很大关系,这些人和陈胜吴广的正卒,战斗力无法相提并论,刘邦解散队伍是正确的选择。

 


都尉,陈胜吴广,兵役,服役,秦末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赞(353) 踩(15) 阅读数(6273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加载中......
发表评论

Fatal error: in /www/wwwroot/spider.com/mg.php on line 211